宣传图片一

到承德木兰围场体验清代皇家狩猎文化

设置字体大小:【 】 【打印】 【页面调色版  发布时间:2011-05-20 点击次数:


内容简介:到承德木兰围场体验清代皇家狩猎文化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黄海东):承德是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河北省北部,距离北京1个多小时车程。这里风光秀丽,空气清新,还有着一座比北京的颐和园大好几倍的清代夏宫--避暑山庄,以及十余座金碧辉煌的皇家庙宇。在清代,这里曾是仅次于北京的第二政治中心,每年夏天皇帝们就要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来这里避暑。
     承德市文化局清史专家鄂嘉轩谈到承德的历史和清代的皇家狩猎文化,说这些都与承德北面不远的木兰围场有关。他说:"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还要从木兰秋狝(注:音xian显,秋天打猎)文化说起。木兰围场创建于1681年,在此后的100多年里,康熙、乾隆、嘉庆等几代皇帝先后来此行围习猎92次,举行了88次秋狝大典。如此,一方面以打猎的方式,演兵习武,强大军队;另一方面,在这里召见蒙古各部的王公首领,推动了边疆各民族的团结,最终构起了牢固的北部边防,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这座著名的木兰围场就是现在的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那时这里就是一片水草丰美的草原,是由邻近的蒙古族部落作为礼物献给清朝皇帝的。根据地形和禽兽的分布,划分为72个围猎圈,除了皇帝带来的军队外,附近的蒙古族部落也要一起参与保卫皇帝的安全。狩猎开始了,先由管围大臣率领骑兵,按预先选定的范围,合围靠拢形成一个包围圈,并逐渐缩小。等到包围圈越来越小,野兽挤成一团的时候,射猎开始了,大臣奏请皇帝射出第一支箭,接下来是皇子、皇孙和王公贵族,最后是从驾的官兵。
     围场的皇家狩猎已经沉寂了快两百年了,但从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珍藏的《乾隆木兰秋狝图》中,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清代围猎的壮观。每次围猎,一般要进行20多天,在结束后都要举行盛大的宴会,饮酒歌舞,摔跤比武,宴请蒙古王公,并按军功大小,予以奖赏。现在,围场县还保留着东庙宫、乾隆皇帝打虎洞和石刻等十几处清代皇帝行围狩猎的文物古迹,以及点将台、12座连营等古战场遗址,成为游人学习历史感受草原文化的好去处。
     对于清代帝王而言,进行大规模的狩猎活动的目的除了保持尚武之风外,更重要的就是利用这个机会,加强与中国北方和西部的草原游牧民族的关系。为了这个目的,皇帝们在围场狩猎的大本营--承德避暑山庄的外面,修建了十几座大型的皇家庙宇,而这些庙宇都是为信仰藏传佛教的蒙古族和藏族修建的。今天,这些庙宇已经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是游人如织的旅游胜地,导游刘小姐给我们介绍:"(这些皇家庙宇)叫外八庙,其实共有12座寺庙。因为普佑寺是普宁寺的附属庙,普乐寺、广安寺、罗汉堂三座庙宇平时不驻喇嘛。其余8座,隶属于清廷直属的理藩院管理,住有喇嘛,而且承德地处京师以外,故称外八庙。久而久之,外八庙便成为这12座寺庙的代称。1994年,"外八庙"和避暑山庄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皇帝庙宇并不是同时建筑的,每一处都与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有关,因此,游览一座寺庙,就会了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这里,中国汉族传统建筑与西藏、蒙古、新疆等地的建筑风格实现了和谐统一,虔诚的信徒在这里都会找到他们各自信奉的神灵,世界最大的木制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佛像就在这里。导游小刘说:"我们这儿有句话叫:"黄山归来不看山,承德归来不看庙"。承德的寺庙建筑雄伟,风格各异,是汉、蒙、藏文化交融的典范,如今承德已经成为佛文化休闲旅游区,打造了佛文化品牌。"
     除了木兰秋狝文化和佛文化,这里的民族民俗文化也别具特色。承德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0%多,其中满族有100多万。漫步在古老的街道上,你会不时遇见身穿清代服饰的男男女女,还有身着兵勇装,手持长矛的清军列队巡逻,让人恍若隔世。这种特色旅游已经成为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内容。

信息来源:365bet亚洲版官管理员 | 责任编辑:365bet亚洲版官管理员